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 9:00 - 17:00(16:30停止入馆),周一例行闭馆。 监督电话:0878-3127463 | 馆长信箱
按照你输入的关键词进行站内搜索
转载:“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全国民族与民族地区博物馆馆长笔谈”观点集锦
发布时间:[ 2023-05-29 10:21:41 ] 浏览次数:[ 891 ]

“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全国民族与民族地区博物馆馆长笔谈”观点集锦

 

  

“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全国民族与民族地区博物馆馆长笔谈”观点集锦

 

   国际博物馆日

   在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中国博物馆协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围绕主题组织举办“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全国民族与民族地区博物馆馆长笔谈”。全国各地的民族博物馆和民族地区博物馆馆长们,就博物馆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博物馆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博物馆与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民族博物馆与社区营造、民族地区文化资源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工作等内容进行了积极探讨。主要内容节选如下:


 


民博专委会主任委员、秘书长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馆长陶颖

   我国民族地区博物馆、民族博物馆收藏的各民族文物古籍,蕴含着大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通过深入挖掘阐释这些珍贵文化遗产的历史内涵,勾勒出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和演进的历史,阐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进而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广大人民心灵深处,是我们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职能作用的主要途径。 

   作为民博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民族文化宫博物馆以民族文化宫基本陈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展”之“各族人民心向党——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少数民族敬献党和国家领导人礼品展”、“册府撷珍——民族文化宫典藏古籍精品展”及“鉴往知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民族工作文献档案特展”为案例,从展览主题打造、展陈内容与设计、宣传活动开展、讲解团队建设、文创开发、科研出版等全方位分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实践经验,为全国民族地区博物馆、民族类博物馆搭建了交流、切磋的平台,为民族文博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发挥了积极作用。

  

民博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长韦江 

   广西博物馆新馆推出“广西古代文明陈列”和“合浦启航——广西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两个基本陈列,生动阐释广西古代文明“悠久、多元、融合、开放、同心”的特点,彰显广西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作用。配套建设“儿童考古探秘馆”,创作排演“梦见瓯骆”多媒体舞台剧,打造徐霞客文化广场等,实现内外结合、延伸拓展的展示方式,探索多元路径,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历史文化,为增强文化自信和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作出博物馆的贡献。

 

民博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云南民族博物馆馆长何杨波 

   我认为当今的博物馆不仅仅是一个公益专业的角色,包容、开放、参与可及、体验多样及可持续性,更是无限接近美好生活的重要场所。公众愿意来到博物馆,与其说是享受文化的滋养、陶冶情趣,更不如说是寻找一个可以身心放松、心灵疗愈的空间,在这里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遇见美好生活。

 

民博专委会常务委员

呼伦贝尔博物院学术顾问白劲松 

   博物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其三大功能中,收藏是基础和前提,研究是手段和过程,教育是目的和结果。新时代的民族博物馆这一大群体,应该用改变博物馆陈列设计提升吸引力、注重博物馆服务水平提升感染力、增强博物馆研究力度提升影响力,促进可持续发展、赋能美好生活,为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民博专委会常务委员

甘肃省博物馆副馆长班睿

   如何让博物馆在促进社会可持续性和构建美好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或者用我们更熟悉的提法:如何让博物馆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我想,除了继续加强基础研究,提升藏品挖掘阐释能力这一题中应有之意外,融合发展可能是一条新路。积极与旅游融合,借鉴旅游部门的服务理念和做法;积极与社会资本融合,开发藏品资源和博物馆数字资源;积极与时尚融合,开发出符合年轻人品味的文创产品;积极与数字技术融合,提高展览的观赏性。与此同时,各类博物馆也需要加强彼此合作,互相融合发展,拓展各自的社会服务路径。

 

民博专委会常务委员、宁夏回

族自治区博物馆副馆长陈永耘

   宁夏博物馆馆藏5万余件珍贵文物,是宁夏在4万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所形成的黄河文化、丝路文化、移民文化、民俗文化、边塞文化、革命文化等多元文化最集中、直观而立体的体现和实证,反映了自古以来各民族在宁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揭示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性。宁夏博物馆通过夯实境内外文物展览展示、打造品牌系列项目、策划有影响力的社会教育活动、推进文创产品研发等,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满足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全国民族与民族地区博物馆共庆“5·18国际博物馆日”


民博专委会常务委员、恩施土家

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馆长董祖斌

   博物馆可以通过“以史为鉴”提供经验,加强对国家治理方面的指导,发挥作用。博物馆可以“推陈出新”,促进创新创造。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功能,为可持续发展及美好生活构建“赋能加持”。要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好各民族“三交”历史故事,不断提升职能,拓宽平台,不仅记录和促进社会发展进步,也促成博物馆自身的发展与进步。

 

民博专委会常务委员、红河哈尼

族彝族自治州博物馆馆长何松涛

   对于一个地处祖国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文化富集交融的少数民族自治州,让博物馆的建设更加多元包容地融入美好生活成为我们新的工作目标。建设一个丰富多元、开放包容、蕴含美好的博物馆,让更广泛的公众享受到博物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研究成果,让更多观众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文化的丰富多彩,将博物馆办成一个内涵丰富、动静结合、蕴含美好生活向往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

 

民博专委会常务委员

上海纺织博物馆副馆长贾一亮

   我国博物馆多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人才培养很多还是依靠传统的传帮带、专业知识讲座、业务培训等方式进行,常常缺乏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分析与战略规划,一方面缺少对内部潜力资源的充分挖掘与开发,导致后备人力资源不足;另一方面也很难对外部资源进行利用与整合,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储备无法满足博物馆未来的发展需要。可以预见,博物馆将在促进可持续发展、赋能美好生活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推动相关领域发展的宣传者、参与者和贡献者。这一切都要靠一代代接力传承的博物馆人来完成。博物馆需要不断及时盘点人才储备,以博物馆的发展战略、组织目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为依据,提前预判博物馆的人力资源需求,并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不断落到实处。

  

民博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南民族

大学民族学博物馆副馆长林毅红

   新时期,博物馆在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方面可以做出实践性探索和时代性贡献,加强文物保护,做好研究阐释,是新时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工作的具体落脚点。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在挖掘文物“三交”内涵价值方面,做出有意义的探索。目前,第一批挖掘馆藏体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型文物69件(套),第二批360件(套),将分年度、分阶段、分批次逐步展开馆藏“三交”文物的系列研究,出版系列丛书,分服饰卷、织锦卷、银饰卷、文书卷、生活用具卷五个专题,并将此项研究作为博物馆长期坚持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民博专委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博物

馆(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馆长覃劲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多年来一直把博物馆和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使命,通过整合全省的民族文物、文化资源推出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持续地跨民族、跨地区向多个地区推出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和线下线上展览、加深民族与民族博物馆之间的深度融合、共同发展等方式,促进民族地区利用文化资源的同时保护文化遗产,致力于使民族博物馆成为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文化推动力。


 全国民族与民族地区博物馆共庆“5·18国际博物馆日”


民博专委会常务委员、副秘书长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馆长张铭心

   博物馆中“人”与“物”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的同时,观众对文物的类别和数量也提出了更多的需求。那么博物馆在今后的发展中该如何面对观众对于文物多样性的需求呢?我想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或许是博物馆今后需要捋顺的思考路径。不少文物大都藏之于民,征集难度极大。但面对大多数私人博物馆收藏空间小、收藏条件差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采取寄存的方式,让私家藏品入住国公立博物馆?文物虽然有本体归属性,但文物所具有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却是全人类的,不会被私有的性质所淹灭。那么国公立博物馆帮助私人收藏家寄存藏品,同时与寄存品的私家所有者合作举办各类展览,这并不会伤害国公立博物馆的性质,却更好地发挥了国公立博物馆的功能。因此,公私立博物馆的合作,可促进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也能更好满足人们对于公共文化的需求。

 

民博专委会常务委员

南宁市博物馆馆长张晓剑

   博物馆的发展是不是可持续的,它是否具备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能力?我的回答是博物馆与文化是同步生长的,构建适合自身的特展(临展)体系是具象化可持续性,使博物馆与民众之间搭建起多元动态纽带的核心工具。与常设展相比,特展(临展)可以刺激观众限时参观的愿望,让博物馆直接融入到文化生长中,将多元活态的文化叙事送到不同的场域之中。“博物馆、可持续性和美好生活”主题之下,我们似乎应该先认真思考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而构建起特展(临展)体系也许是最终的答案之一。

 

广西民族博物馆馆长陶少艺

   作为边疆民族地区的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以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大力挖掘各民族共建共享的文化资源,精心策划反映民族团结的主题展览,优化提升民族文化品牌,充分发挥博物馆宣传教育阵地作用,深化馆外交流与合作,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积极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博物馆的力量,共绘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贵州省民族博物馆馆长农文成

   贵州省民族博物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目标,按照“围绕一条主线、抓好三个重点”工作思路,通过做好馆藏品征集,建好馆内展览展示阵地、共建基地阵地、数字化博物馆阵地,办优各类文博展览等,推动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助推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

 

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馆馆长吴东

   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馆长期坚持“以人为本、以物为要”,为观众提供高品质文化服务的理念,不断提高展览品质,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通过做强基本陈列,做精交流展览,做优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做活社教和文化展演活动,不断吸引观众走入博物馆感受美好;通过与地方主流媒体的“馆台合作”“馆社合作”宣传馆藏精品文物、打造“让文物活起来”创新品牌,通过深入开展流动博物馆“六进”活动,打造流动博物馆文化惠民品牌,讲好楚雄州“世界恐龙之乡、东方人类故乡、世界野生菌王国、中国绿孔雀之乡”的故事,讲好民族团结和改革发展的故事。

 

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

   博物馆如何才能助力于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并使人类始终保有美好生活?在我看来,博物馆最独特的力量来自于它与人类历史的连接——博物馆通过收藏人类历史、保存人类记忆,使自身拥有对社会现实的解释力,以及对人类未来的预见力。正是因为今天我们能够在博物馆里重温中华文明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赓续绵延的那些生动真切的历史场景和生动细节,我们才会对中华民族建立起前所未有的历史自信、文明自信、文化自信。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是基于中华文明历史发展逻辑的必然——这是博物馆给予我们的智慧,也是2023年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给予我们的启迪。

  

丽江市博物院院长牛增裕

   博物馆作为旅游城市中一个重要的文化展示平台,在城市的旅游发展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博物馆需要以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方法、高质量的服务来达到可持续发展。只有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也只有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在旅游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

雷玉华、仁青卓玛

   70年来,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积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配合学校三全育人环境营造,我们利用馆藏文物资源推出高水平展览,组织完成体现民族“三交”主题的馆藏文物研究,建设“四川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加强馆院合作,服务教学科研。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的今天,我们尤其应该深挖民族文化资源,特别是能够客观反映各民族共创共享美好生活的文化资源,推出主题内容独特新颖并且贴合学校师生和社会公众兴趣点与关注点的展览活动,以“润物细无声”的博物馆特有宣传教育方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团结植入观众心中。

  

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馆长陈桃生

   作为地区性的民族博物馆,一定要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下足功夫,认真履行文物的保护、抢救、传承、展示、教育、宣传、发展、利用等职能职责,始终紧紧围绕满意参观抓管理、围绕文物保护抓安全、围绕宣传教育抓社教、围绕提升服务抓数字、围绕文物抢救抓征集、围绕搞活展览抓策划、围绕文化传承抓研究、围绕文物利用抓研发。进一步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更好地发挥城市会客厅的重要作用,在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昭君博物院副院长包苏那嘎

   昭君博物院立足特色,以昭君出塞、昭君文化、昭君文化节为抓手,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深入开展进学校、社区、乡村、机关、企业、连队等,促进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助力“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积极参与内蒙古卫视大型文博综艺节目《馆长·请亮宝》《根脉》的录制,与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等单位合作推出系列短视频。按照“旅游促进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积极探索开展“重走昭君和亲路”,着力培育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实现空间共聚、文化共享、经济共融、心理共识等方面着力,促进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馆长石磊 

   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立足本县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和素有“百节之乡”美称实际,积极举办展览,开展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等工作,发挥民族文化窗口宣传作用。平时,融水民族博物馆利用坡会、打同年、赛芦笙、斗马、新禾节等特色节日,开展影展、板报、资料册子发放和播放民族文化题材纪录片活动,走进乡村、走近老百姓,让文化遗产保护深入民心,让民族文化释放更多光彩。

 

   中国博物馆协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自2007年以“民族博物馆与民族文化遗产——首届中国文化遗产日中国博物馆学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13人谈”开始,开启了一年一度全国民族与民族地区博物馆馆长笔谈活动,10多年来,围绕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进行的“馆长论坛”, 以笔谈形式就当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畅抒己见,一年一度,至今没有间断。笔谈主题始终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民族工作大局,把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紧密结合,此举不仅促进了广大会员馆的业务交流,也增进了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民博专委会将继续为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美好生活,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发挥积极作用。

 

  

   (来源:民族文化宫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文物征集 | 联系我们
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馆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878-3127463 地址:云南省楚雄市鹿城南路471号 邮编:675000 滇ICP备1600785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