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三叉发簪

长20.8厘米,宽1.8厘米
云南省楚雄市张家屯墓出土。
青铜器。长条形,中部平分三叉,呈“山”字形。簪,原本被称为“笄”。在《辞海》中,簪是古人用来插定发髻、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男子的簪,较为朴素实用。女子的簪,则兼具了实用与美饰。
早在距今七千年的仰韶文化中,就出土过兽骨做的发笄,它已经具备了后世簪钗的雏形。从现在出土的簪来看,早已超越了最初安发、固冠的意义。不同时期、不同的人,需得佩戴不同的簪、钗,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在它或华丽或古朴的外表下,蕴含着丰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