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没想到!楚雄居然有这么多文物~
党的十八大以来,楚雄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方针,遵循“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扎实推进文物保护工作,不断开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文物保护利用与经济社会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在楚雄州博物馆,非周末时间也有不少游客到访参观。今年五月,投入300万元进行数字化提升改造过的序厅,让观众对楚雄州情的了解也更加直观。作为集中展示展出楚雄州文化历史文物的场馆,近年来,楚雄州博物馆举办展览的数量和观众接待量持续增长,年均接待观众达50多万人次。与此同时,投资1000万的楚雄州博物馆基本陈列数字化项目也在有序推进,通过对序厅、古生物厅、历史文物厅和彝族厅四个主要展厅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提升改造,将更加突出信息化、数字化、互动性,让走进博物馆的观众有更好的体验感。
楚雄州博物馆
楚雄州博物馆办公室主任副研究馆员 苏 晖:
我们围绕着楚雄的四张名片来集中的进行展出,让文物活起来,把楚雄故事讲精彩,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到过了20多个省区市的博物馆,进行较多的展出,基本上每年我们都会推出三个展览、引进三个展览,加强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同时,我们还举办了流动博物馆的展览,开展了博物馆的“六进”活动,更多的受众就可以到田间地头,甚至家门口就看到了展览。
楚雄州文物资源丰富,禄丰恐龙化石、元谋人遗址、楚雄万家坝铜鼓是世界级名片。全州共有不可移动文物757处,其中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43处,居全省第4位;文物藏品1.1万余件(套),其中珍贵文物近600件套。全州不可移动革命文物68处、可移动文物300余件套,其中68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被认定公布为云南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通过石刻文物和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确认全州共有石刻文物86处,石窟寺5处。2018年以来,楚雄州配合省考古所对乌东德水电站淹没区的文化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6.4万平方米,清理遗迹1716个,出土陶器、石器、青铜器等文物7000余件。目前,这些出土文物还在整理统计当中。
近年来,楚雄州积极探索让文物活起来、文化火起来、文旅兴起来的实现路径,通过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经费保障稳中有增,抢救性保护全面推进,活化利用不断深化,展示展陈推陈出新,基层基础不断夯实,实现了楚雄州文物保护工作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遗产和文物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为促进楚雄州文化强州建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文化力量。
楚雄州博物馆办公室主任副研究馆员 苏 晖: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文化思想,力争在保护传承上有新成效,在活化利用上有新实践,在文旅融合上有新作为,在发掘研究上有新突破,在对外交流展示上有新亮点,让文物保护工作推陈出新。
(来源:楚雄新闻)